詠盛房屋創立于1995,30年來始終如一專注於傳統實體店經營,以誠信與專業贏得無數客戶的信賴。如今,隨著新媒體與數位平臺的崛起,我們與時俱進,正式開啓雲端數位化服務,邁向全新的經營格局。這不僅讓我們能夠以更多元、更靈活的方式服務長期支持的老客戶,更期許與未來新一代接軌,在智能科技領域中深化品牌認同,成為您心中值得信賴的房產夥伴。

原创 阿里拐了三年的弯

原创
阿里拐了三年的弯

来源:互联网人气:99413更新:2024-11-28 08:11:58

三年过后,阿里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阿里了。

8月30日(周五)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阿里巴巴( NYSE:BABA/09988.HK )集团完成三年整改,取得良好成效。

公告对阿里的合规整改工作有多项正面评价,认为公司严格规范自身经营行为、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健全企业合规管理制度、提升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服务水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表示,将继续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保障。

对于这个公告,阿里回应称:“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阿里一个大弯拐了三年,如今终于完成调头。

就在此时,在港交所门口徘徊了近两年时间的阿里,如今一切终于靴子落地。8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正式完成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成为在港交所和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公司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时刻。

早在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就完成了在港交所的二次上市,可以将纽交所的股票在香港市场上买卖。如今的这次是阿里巴巴在香港的双重主要上市,也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多年布局终于有了结果。

经历了这些磨难,种种迹象看出,阿里巴巴正在走一段重回巅峰时期的上坡路。这三年阿里都经历了什么?

一个大弯拐三年

与其说是阿里拐了三年弯,不如说是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在调整方向。

调整的目标方向与终点,是更加合规的经营、更加可控的风险。

把时间推回到三年前。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反垄断、保护商家和消费者利益、促进更公平清朗的市场环境……

这个问题,不只是摆在中国市场面前,也是全球互联网行业共同面对的挑战。针对苹果、谷歌、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从欧洲到北美,反垄断风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

中国的这一轮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在2019年就有迹象出现。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9年是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改革后的第一年,在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反垄断越来越成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要求很高的监管工作。

反垄断重锤,在2020年切实落下。当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宣布,根据举报依法对阿里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据《环球时报》等媒体历史报道,几个月后的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的罚款,金额高达182.28亿元,也是国内反垄断行政处罚的最高纪录。

当时监管还向阿里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其连续三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自查合规报告——所谓三年整改期,就此拉开序幕。

监管剑指的并非某一家公司,而是整个行业。在近些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行政处罚案件里,还能看见腾讯、哔哩哔哩、京东等企业因为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等垄断行为而被罚的案例。

与此同时,监管规章也在不断完善,与全球步调同频。《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分别在2021年和2022年出炉。

机构对此次反垄断整改结果持有乐观态度。东吴证券发表于9月1日的点评认为,此次监管释放出积极信号,期待阿里基本面改善带动估值上行。

如今阿里“一个大弯拐三年”率先完成了整改,完成了风险出清。市场期待未来监管和企业修正都趋于常态化。只有这样,互联网平台行业才能一直走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

可以看见的是,除了“二选一”和垄断之外,近些年行业又出现了“低价内卷”现象,企业在海外寻求机遇时也不断遇到供应链难题。这些新问题会不断出现,也会被一点一点解决。

此次阿里的整改完成,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问题的出现与解决,在未来将会是一个永恒的动态平衡过程。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出手管制、企业能够及时整改,是保证商业世界良性发展、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的基础。

上市属性转变暗藏机会

8月28日,阿里完成了另一项重要的属性转变:自愿将香港联交所“第二上市地位”转为“双重主要上市”,并于2024年8月28日落实变更。

2022年中概股回归港股潮之际,有关“第二上市”和“双重主要上市”就已经被广泛讨论比较。

二者在法律层面有显著区别。金诚同达律所解读,“第二上市”的股票以存托凭证作为主要形式,通过国际托管行和券商,在外国交易所和中国港交所同时交易。这种形式所须遵守的规定一般较主要上市宽松。

而“双重主要上市”是股份直接在港交所市场挂牌交易,不分主次。虽然面临更复杂的审核流程和更高的合规成本,但有利于扩大股东基础,提升流动性。

一个最直接的受益机会是,将香港市场转为“双重主要上市”之一后,阿里将获得被纳入港股通的资格。这也意味着,境内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个通道,直接投资阿里。

据《北京商报》,摩根士丹利预测,阿里最早将于今年9月就会被第一时间纳入港股通,并为阿里港股带来大约120亿美元的增量流入。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南向资金对阿里的持股占比可能会平衡在10%以上。

放在近些年中概股估值被严重打压、波动较大的背景里看,“双重主要上市”并获得港股通资金的加持,对于阿里的公司价值发现、估值平衡稳定而言,显然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业绩存忧但市场信心不减

8月中旬发布的2024自然年二季度业绩,增强了市场对阿里发展前景的信心。

8月15日晚,阿里发布了2025财年一季报(对应2024年4月到6月业绩),当季实现收入2432.36亿元,同比增长4%;经调整EBITA(息税前利润)为450.35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几大核心业务中,电商变现率或有些承压。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阿里电商板块的GMV(成交总额)个位数低增长或者甚至缩减。这一颓势在2024年第一季度扭转,并保持到了二季度。

变现率情况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据《经济观察报》援引富途证券观点,阿里二季度的CMR(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仅为1%,显示变现率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第一财经》也关注到了阿里电商板块投入成本增长、盈利承压的现象。

如火如荼的海外电商业务,全行业仍然处于投入期。好在一些向好的数据给市场反馈和信心——当季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和菜鸟的跨境履约服务协同发展,二者收入高速增长;前者亏损扩大,后者利润下降。

另一个核心业务阿里云,在AI浪潮里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阿里云当季营收增长6%至265.49亿元,其中AI相关产品的收入实现了三位数的高速增长、公共云业务增速亦可观。整个云智能集团的单季度EBITA利润达到23.37亿元,同比大增。

营收稳定增长、利润显著增厚,现象背后是阿里的战略调整。据财报介绍,阿里云利润增长由专注于公共云战略拉动,运营效率得到了提高。集团确定“AI驱动,公共云优先”战略后,主动减少了低利润项目制订单。

AI浪潮里,也有阿里云的身影。财报显示,当季阿里云外部收入、即不包含阿里关联公司用云的收入同比增长达到6%,AI平台百炼的付费用户数环比高速增长。

阿里CEO吴泳铭还在财报电话会议里特别提到了上述外部业务,展望这些非关联公司的收入将在2025财年下半年重返双位数增长。

在业绩发布后,阿里股价开盘拉升,显示出市场偏积极的情绪。中金维持了阿里“跑赢行业”的评级,并表示阿里在经过组织革新、战略取舍后,核心业务市占趋稳。在核心业务之外,其他板块的减亏也好于预期,关注股东回报、进入港股通等更多因素对未来发展的催化。

从比拼增量到精耕细作

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如今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比拼已经进入到下半场,从跑马圈地向精耕细作。

阿里的精耕细作,一方面体现在组织梳理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各个业务部门的细节里。

在充满变化的转折点,对于阿里这样的巨头而言,调整节奏、把条线理顺,是比追求增长更重要的事情。

在花了三年时间“拐大弯”的同时,阿里也下足了功夫在内部理顺这件事上。招商证券发表于7月29日的研报指出,目前阿里战略聚焦“用户为先”,加大核心主业投入的调整已经开始见效,市场份额趋稳。

“组织及用户为先战略调整,将从根本上驱动阿里的主业复苏”,上述招商证券研报这样分析。

在理顺了各大业务集团的条线后,每个板块也开启了各自的精耕细作,逐步释放出业绩动力。

淘天集团持续加大对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客户服务、会员体系权益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带来更高的消费者留存率和购买频次。天风证券发表于8月23日的研报指出,通过在推荐和匹配算法等技术上的投入,淘天正在提升流量为购买力。另外公司4月推出的AI驱动全平台营销工具“全站推广”也有望提高商家市场营销投入、改善营销效率。

云业务的减亏程度好于市场预期。除了前文提到的公共云业务等增长亮点,在大模型方面,阿里通义千问第二代开源模型在推理、代码生成和数学等领域展现显著的性能提升。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板块,速卖通和Trendyol平台加大对欧洲等潜力市场的投入,今年在欧洲杯等全球顶级体育赛事上刷足了存在感,换来消费者信心的提升。上述天风证券研报还指出,速卖通平台正在扩大它的供应商范围,将本地商家纳入其中。另外在巴西等市场与当地领先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在对方平台上开设和运营门店,在本土“扎根”谋求精细化发展。

另外菜鸟收入同比增长16%,抓住了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的机会。本地生活由高德和饿了么订单增长拉动,运营效率改善、业务规模提升,亏损同比大幅收窄。演出赛事线上票务火热,大文娱集团用票务平台吃到相关红利……种种向好迹象背后,既是时代趋势赋予的机会,也和阿里及时梳理好了组织架构、提前精耕细作完善了对应领域布局有关。

国内电商行业的竞争仍将是激烈残酷的,出海的征程也势必面临更多突发和挑战。但花了三年时间、拐了一个大弯的阿里已经展现出全新的姿态。归去来的阿里依旧专注于长期提高运营及投资效率,增长的重启蓄势待发。

作 者 | Han

詠盛房屋創立于1995,30年來始終如一專注於傳統實體店經營,以誠信與專業贏得無數客戶的信賴。如今,隨著新媒體與數位平臺的崛起,我們與時俱進,正式開啓雲端數位化服務,邁向全新的經營格局。這不僅讓我們能夠以更多元、更靈活的方式服務長期支持的老客戶,更期許與未來新一代接軌,在智能科技領域中深化品牌認同,成為您心中值得信賴的房產夥伴。 為回應全球化的趨勢與客戶多元化的需求,詠盛房屋正式拓展**海外房產仲介服務**,將我們的專業與熱忱延伸至國際市場。無論是置業投資、移民安家,還是度假休閒,我們都能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海外房產解決方案,協助您在全球範圍內找到理想的家園。憑藉30年的在地經驗與國際化的視野,詠盛房屋將成為您邁向世界的最佳橋樑。 詠盛房屋,不僅是家的守護者,更是未來的引領者。我們將持續以創新與專業,為您打造更美好的居住體驗,讓每一次選擇都成為信賴的延續。無論是本地還是海外,詠盛房屋始終與您同行,共創美好未來。新北市咨詢電話0937921637(加LINE電話同上) 海外咨詢電話0937288967(加LINE電話同上) 郵箱:1479715313@qq.com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房源皆爲戶型實景分享,不存在任何實際銷售交易行爲,只爲提供更多海外房產資訊供會員參考,您的訂閲也讓我們更有動力持續更新最新的房源動態。
点赞1073 分享
相關推薦

為什麼買房租房要雲端做功課?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買房租房這等大事,常常讓人忙得焦頭爛額。怕踩坑?那可得先在雲端做足功課!

省時高效:足不出戶篩選房源,節省實地成本

以往,為了尋找合適的房產,我們不得不輾轉於各個小區、樓盤之間,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路途上。如今,借助雲端技術,只需在家輕點鼠標或滑動手機屏幕,海量房源便盡收眼底。不用再在擁擠的交通中浪費時間,也不用為了看房而請假耽誤工作,真正做到了省時又高效。

全景觀察:空間/裝修/環境細節一覽無餘

在雲端,你可以利用3D全景、VR等技術,全方位了解房屋的內部結構和裝修情況。從客廳到臥室,從廚房到衛生間,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房屋的朝向、周邊的環境、配套設施等,也能提前知曉。就像親臨現場一樣,細節之處一覽無餘,避免了到現場才發現與預期不符的情況。

理性對比:多角度視頻對比,規避資訊差

不同的房源各有優劣,如何選擇成了難題。在雲端,你可以將多個房源的視頻、圖片等信息進行多角度對比。租金、面積、裝修標準、房齡等等,各種因素一目了然。這樣就能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選擇失誤,做出更加理性的決策。

消費降躁:過濾實地看房干擾,決策更清醒

實地看房時,銷售人員的推銷話術、現場的氛圍等因素,往往會干擾我們的判斷。而在雲端做功課,你可以不受這些外界因素的影響,靜下心來仔細研究每一個房源的特點。等到心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判斷後,再有針對性地選擇幾套實地考察,這樣的決策往往更加清醒、明智。

開拓眼界:打破認知障礙,規避資產風險

很多人對於房產市場的了解有限,很容易因為缺乏認知而陷入投資陷阱。通過雲端功課,你可以了解到不同區域、不同類型房產的市場行情和發展趨勢。打破自己原有的認知障礙,對房產市場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從而在買房租房時規避資產風險。

驗資條款:無需高昂的資金驗資,也能一覽豪宅藝術品的風貌

有些高端房源,可能要求驗資才能看房,這對於很多普通消費者來說是一道門檻。但在雲端,你無需高昂的資金驗資,就能欣賞到那些豪宅、藝術品的風貌,提前感受它們的魅力。

總之,在買房租房時,在詠盛房屋雲端做功課,能為我們帶來諸多便利,讓我們在房產選擇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更加安心、放心。不妨嘗試一下,開啟你的智慧選房之旅吧!